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大全 > 2012安徽省江南十校语文试卷答案

2012安徽省江南十校语文试卷答案

跪求
被浏览: 0次 2023年02月09日 03:38
热门回答(3个)
游客1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2届高三参考答案
1.D(由第二段第二句话内容可知,“自由主义先辈理论家”提出的基本人权概念存在性别上的盲点,而这“很容易成为男权话语的一部分,并在社会实践层面上融入整个社会结构中的性别压迫机制”,因而“值得怀疑和商榷”。D项理解最为准确。)
2.C(原文只是肯定约翰•密尔“早已看到了性别问题对社会正义的重要性,并从法律、家庭和情感等角度对社会如何压迫女性作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启发我们应该“从自由主义的源头出发,总体把握自由和正义的概念”,得不到“约翰•密尔对自由和正义概念的把握比罗尔斯、查尔斯•泰勒等人更具有预见性”这个结论,所以C项是不准确的。)
3.B(A项错误,“是努斯鲍姆坚持的普遍原则”有问题,原句中有“并且”一词;B项准确,全文主要是围绕这一点来展开的;C项 “是努斯鲍姆质疑问题的起点”解说有误;D项“是努斯鲍姆最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努斯鲍姆学术研究价值的判断错误。)
4.A(太平、平安。)
5.B(A项,所+动词/为……所,表被动;B项,介词,把;C项,语气副词,可不译/代词,他;D项,连词,因而/连词,而且。)
6.D(应为“没有周公人们会变成野蛮的狄夷,没有孔子人们会思想混乱”。)
7.(1)别人都说您喜欢辩论,请问为什么?
(2)尧舜死后,圣人之道衰微,残暴的国君接连出现(代代产生)。
(3)杨朱、墨翟的学说不停止(传播),孔子的学说不彰显,这样,邪恶的言论就蒙蔽了百姓,阻塞了仁义。
8. 怀古伤今之情。词人看到眼前金陵城寥落衰败、雨花台萧瑟冷清的景象,想到它曾经的繁华阜盛,一种昔盛今衰的感慨油然而生。
9.(1)借景抒情。词人选取衰柳、潮水、秋草、斜阳等衰败、冷清的意象来抒发家国兴亡之感。
(2)用典。如,“燕子斜阳”,出自刘禹锡的《乌衣巷》,“更无人处一凭栏”、“如此江山”,出自李煜的《浪淘沙》,词人借此来写金陵城的昔盛今衰,表达一种感伤之情。(其他还有“白门湾”、“潮打城还”。)
10.(1)小人长戚戚 (2)故不积跬步 (3)齐彭殇为妄作 (4)势拔五岳掩赤城(5)群山万壑赴荆门 (6)凌万顷之茫然 (7)三杯两盏淡酒 (8)水随天去秋无际
11.象征希望的热带鱼,象征青春活力的杏黄衫,略带忧伤的箫声,遮住了希望的水草(水藻)等。(答对三个即可)
12.(1)“前一个名词”指逸乐。这句话是说当年穿着杏黄衫子和同学在校园里散步的日子是逸乐的,这种逸乐的日子今后永远不会再有了。
(2)作者把杏黄月的笑想象成轻金属片的声音,它给人一种轻而响亮的感觉,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信心,对未来的希望。
13.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她”想起杏黄衫,引出下文“她”对大学青春时光的回忆;内容上,情由景生,写“她”由眼前淡淡的感伤转入回忆往事的快乐(逸乐)。
14.(1)“杏黄月”是行文线索;(2)“杏黄月”是情节发生发展的典型环境;(3)“杏黄月”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4)“杏黄月”传达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人生本就恬淡如杏黄月,没有什么大起大落。
15.A(B项,萃—粹;C项,挡—当;D项,消—销。)
16.C(呼之欲出:指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这里属于误用对象;A项,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与语境相符;B项,首鼠两端:迟疑不决或者动摇不定。与语境相符;D项,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与语境相符。)
17.D(①肯定句,语气较强烈;②疑问句,用正反问表示询问、商量,语气最委婉;③反问句,语气最强烈;④双重否定句,语气强烈。)
18.
序 号 修 改
① 将“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规定和深刻阐述”改为“从理论上作了深刻阐述,从政策上作了详细规定”,或“从政策上作了详细规定,从理论上作了深刻阐述”。
② “不再”改为“再次”
④ “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为“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或“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⑤ 在“问题比较突出”后加上“的现状”或“的情况”

19.(1)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一个区位优势明显、劳动力资源丰富、可持续发展潜力巨大的示范区。
(2)“作品重在个人创作,不能抄袭别人的东西”或“你抄袭得太多”。
20.答案示例:
(1)只要你用心倾听鸟鸣的声音,未来到处都是幸福的旋律。
(2)感恩把真诚的门推开了,真诚则把心灵的门推开了;只要你用心倾听虫唱的声音,心灵到处都是真诚的音符。
21.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公都子问:“别人都说您喜欢辩论,请问为什么?”
孟子回答说:“我哪里喜欢论辩,我是迫不得已!国家产生已经很久了,总是一时太平,一时混乱。在尧那个年代,大水横流,在国中泛滥,毒蛇和蛟龙占据其中,百姓没有安身的地方。
“尧舜死后,圣人之道衰微,残暴的国君接连出现。他们毁坏民宅把它作为玩乐的池塘,百姓无处安居繁衍。毁弃良田把它变成苑囿,使百姓没吃没穿。邪恶的言论和残暴的行为又随之兴起。苑囿、池塘、草泽多起来,各种禽兽出没。到商纣的时候,天下又大乱起来。周公辅佐武王讨伐纣王,灭掉了五十个国家,把虎豹犀牛大象都赶到边远地方,天下百姓都非常高兴。
“世道衰微,邪恶的言论和残暴的行为又随之兴起。有臣下犯上作乱杀掉君王的,有儿子不孝杀掉父亲的。孔子对此很忧虑,就写了《春秋》。《春秋》,是关于天子大事的。因而孔子说:‘了解我的大概是通过《春秋》,怪罪我的大概也是通过《春秋》啊!’
“圣明的国君再也没有出现,诸侯肆无忌惮,处士到处乱说,杨朱、墨翟的言论充斥天下。天下的学说不归杨朱一派,就属墨翟一派。杨朱提倡只为自己,这是目无国君;墨翟主张兼爱,这是目无父母。目无父母,目无君主,这样的人就是禽兽。公明仪说:‘厨房里有肥肉,马圈里有肥马,但百姓面有饥色,野外有饿死的人,这大概像野兽吃人啊!’杨朱、墨翟的学说不停止(传播),孔子的学说不发扬光大,这样,邪恶的言论就蒙蔽了百姓,阻塞了仁义。我对此很忧虑,才出来捍卫先圣之道,反对杨朱、墨翟的学说,批判荒唐的言论,使那些邪恶的言论无法传播。邪恶的言论从内心产生,就会有害行事;对行事有害,就扰乱政治。即使圣人再次降生,也不会改变我的观点。
“从前大禹治水,天下太平;周公兼并夷狄驱赶猛兽,百姓安宁;孔子著成《春秋》,乱臣贼子心生忌惮。我也是想使人心端正,消除邪恶的言论,反对偏激的行为,批判荒唐的言论,来继承大禹、周公、孔子三位圣人的事业。(我)哪里是喜欢论辩?我是迫不得已啊!能够表示反对杨朱、墨翟的,就是圣人一类人。”

游客2

选择DABADCCBD
翻译1外面世人都称您喜好辩论,请问那是为什么呢?
2在尧舜死后,圣人的思想衰落,残暴的君王屡代出现
3杨朱,墨翟的思想不停息,孔子的思想就得不到重用,这是(因为)邪说怪论误导民众,从而使仁义被阻塞啊!
现代文:杏黄月(张秀亚)
作文:路过

游客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