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大全 > 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一二三次模拟测试答案 语文

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一二三次模拟测试答案 语文

被浏览: 0次 2023年02月04日 06:25
热门回答(1个)
游客1

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3分) B
【解析】A.参cān加/参shēn横斗转,强qiǎnɡ迫/强qiǎnɡ词夺理,解xiè数/解jiě甲归田;B.蹊qī跷/独辟蹊xī径,扛kánɡ活/力能扛ɡānɡ鼎,巷hànɡ道/万人空巷xiànɡ;C.糨jiànɡ糊/襁qiǎnɡ褓之中,橘jú红/正而不谲jué,粮饷xiǎnɡ/响xiǎnɡ彻云霄;D.藏獒áo/独占鳌áo头,沉疴kē/呵hē护备至,诊zhěn断/暴殄tiǎn天物。
2.(3分) D
【解析】A.搭配不当,“保持”与“感情”动宾搭配不当;B.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应为“保住日益减少的工作‘岗位’或‘机会’”;C.不合逻辑,“所以”前后间没有因果关系。
3.(4分)枯寂、留白、活力
【评分建议】枯寂、活力,各1分;留白,2分。
4.(1)(2分)赞同:推荐学校公认的分数尖子生,不仅显示了此次推荐的公正性,而且对自主招生中可能出现的暗箱操作有警示作用。 // 反对:推荐学校公认的分数尖子生,对于我们不仅没有激励作用,而且限制了我们自主发展的可能。
【评分建议】形式上使用的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形式,得1分。形式、内容上都体现出递进的逻辑关系,得2分。
(2)(3分)这样的推荐有利于怪才、偏才脱颖而出吗?有利于学生主动重视创造力的培养吗?有利于中学乃至全社会关注有特别才能的人才的成长吗?
难道这就是高考招生改革的恰当做法?这样的推荐难道没有违背“校长实名推荐”的初衷?这岂不是在提前“掐尖”?
【评分建议】形式上使用的是两个反问句,得1分;两个反问句前后衔接连贯,再得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3分)B
【解析]】行:巡视。
6.(3分)C
【解析】③“盗畏之甚”,属间接表现;④因“慷慨强果”而被陷害中计;⑥表现的是廉洁奉公。
7.(3分)B
【解析】“在皇帝的干预下免于处罚”与原文不符。
8.(1)(3分)皇上了解了情况,倒是喜欢先生的刚强果毅,不仅不惩处他,反而认为弹劾先生的人不对。
【评分建议】①顾:反而、倒是。1分。 ②不之罪:不惩处他。1分。 ③句子通顺,1分。
(2)(4分)张达祖用先前的价格赎回了土地,(双方)打官司,历经多个官员,都不敢为民伸张正义。
【评分建议】①故值:先前的价格。1分。②构讼:打官司(形成诉讼、形成官司),1分。③直:伸张正义,1分。④句子通顺,1分。
(3)(3分)后来那样做的人都败露了,于是世人更加推崇先生。
【评分建议】①败:败露。1分。 ②推:推崇。1分。③句子通顺,1分。
【参考译文】
张逸园先生,名若瀛,字印沙。先生为人刚直不阿,坚强果决,从他年轻时候起,乡里人都觉得他不寻常。先生起初以生员的身份在书馆任抄写工作,议叙功劳被授予主簿的官职,借调补充热河巡检的职位。热河如今为承德府,先生任职时,未设立府、县,而巡检统管的区域在方圆百里以上。每年(承德)作为皇帝巡幸之地,各方百姓汇居其间,先生凭着严肃整治,使奸诈邪恶之人皆被肃清。留在(避暑山庄的寺庙中)当和尚的皇宫太监叫于文焕,一天先生在路上巡视,看见他横行霸道恣意妄为,立刻将他喝呼到跟前,以杖刑处罚他。于是热河行宫的太监总管极为愤怒,上奏说先生擅自杖责皇上内御,直隶总督也弹劾先生。皇上了解了情况,倒是喜欢先生的刚强果毅,不仅不惩处他,反而认为弹劾先生的人不对。
张先生后来做过良乡的知县,顺天府南路同知。有一个旗人叫张达祖,投靠在首辅傅忠勇的门下,起初有土地数百顷,(张达祖)把地卖给了百姓,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土地价格上涨百倍,张达祖用先前的价格赎回了土地,(双方)打官司,历经多个官员,都不敢为民伸张正义。先生上任后,傅忠勇派人向先生打招呼,先生以大义告谕说情的人,坚决不答应(做枉法的事),最终把田判归百姓。京城南面有许多回民,长时间的纠集在一起盗窃,难以彻底查处。先生布下了不少耳目,打探到他们的首领,有的还亲自去抓捕,共半年间,抓获盗贼百余人。盗贼非常害怕,于是指使一个回民假装来告发说:“某某回家了,这是个大盗。”等到将那人抓来,(那人)立刻自首:“某某案子是我干的,有赃物存放在京城礼拜寺。”先生派兵押送他来到礼拜寺,这个人却反而与押送者争斗起来。到刑部审讯时,以某某案件与这个人无关,认为先生诬人清白,审议撤职查办。不久皇上(在惩处名单上)看到先生的名字,怀疑刑部审议不当,召见先生,命令军机处复审,(军机处)减轻了先生的罪责,发配(先生)到甘肃降职做知县。当时皇上心中颇有偏向先生之意,然而终究降职被贬,是因为大臣们执意不援手相助。
在甘肃任职两年,曾经为张掖县收回被军队强占的民用水利沟渠,又因为张掖县的黑河水道多次改道,河水冲过的田地,方圆数百顷成为沙石地,但每年缴纳的粮草并未减除,(先生)竭力请求总督(奏请皇上)免除应缴纳的粮草。当时甘肃的官员因袭的做法是,假装为灾荒奏请救济粮款,实际上却是贪污侵夺这些钱财,从上级官员到下级差役都认为理所应当,唯独先生不肯这样做。后来那样做的人都败露了,于是世人更加推崇先生。
先生托病辞官离开甘肃,退居乡里多年。先生在乡里修筑了个园子,时常在园中游乐,命名园子为逸园,意思是说自己不能竭尽全力为国家忧劳而苟且于逸乐,所以人们以逸园称张先生。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春风吹拂,江面水波荡漾;阳光普照,江水波光粼粼。远眺水天相接处,阳光随着波涛的涌动仿佛在漂浮、游弋、升腾。“浮”写出了春风、江水、阳光的融合,赋予静态的景象以动态的美感。(分析2分,效果2分)
(2)诗人以不见迎春花作结,(1分)含蓄地表达了国土被占的愤恨之情,(1分)
(3)从首联两句可以看出。(1分)诗人乘着春风,跃马扬鞭踏上辽国的土地,却似乎感觉是来到了“旧山河”,没有一丝脚踏异国土地的感觉。(2分)含蓄的语言,蕴藏着诗人收复国土的理想。(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8分) (1)夙兴夜寐 (2)扪参历井仰胁息 (3)君子不齿 (4)樯倾楫摧;薄暮冥冥 (5) 强虏(樯橹)灰飞烟灭 (6)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
【评分建议】若有错、漏,该句不得分。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3分)
11.(5分)承上启下。用诗句总结上文,含蓄点出早行的孤独辛苦,并引出下文野店给漂泊之人以短暂的安顿与慰藉的叙写,同时也为下文表现客人的通达豪爽做铺垫。
【评分建议】“承上启下”,1分;“总结上文,含蓄点出早行的孤独辛苦”2分;“引出下文……叙写”“为……铺垫”各1分)
12.(6分)用自然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客人的粗犷豪爽,主人的朴实真诚,野店民风的淳朴。
【评分建议】风格2分。内涵3分,其中主客的性格特点,各1分;野店的特点,2 分。
13.(6分)这样的人称变化让读者感到,作者介绍野店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朋友般地讲述,亲切自然,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表现了作者对野店的深厚情感,由衷喜爱,有感染力。
【评分建议】每点2分。
14.(6分)淳朴的民风民俗,让作者喜爱;羁旅漂泊的孤苦、秋雨孤鸿的凄凉,令作者悲悯;天涯飘零中的通达豪爽,使作者赞许敬佩;诗意的趣味不再,叫作者深为叹惋。
【评分建议】四点,每点2分,答到三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5分)
15.(3分)D
【解析】第一次引用证明的观点是边缘是可能获得巨大成功的地方。
16.(6分)因为事物的边缘拥有优势、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充满了可供探索的未知性,所以说事物最活跃的部分大多在它的边缘。
【评分建议】拥有优势,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充满了可供探索的未知性,每点2分。
17.(6分)态度:重视边缘。理由:①在传统边界概念消解的同时,必然会衍生出新的边缘;②边缘会成长为新的中心,重视边缘就可能拥有光辉灿烂的明天。
【评分建议】态度2分;理由4分,每点2分。
七、作文(70分)
18.【评分建议】参照2009江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0题。(10分)
19.(6分)晏子蹴然者三 / 曰 / 臣受命弊邑之君 / 将使于吴王之所 / 以不敏而迷惑 /入于天子之朝 / 敢问吴王恶乎存
20.(1)(2分)管仲
【评分建议】若写成“管子”,得1分。
(2)(2分)吴、齐都是周朝的诸侯国,理应平等相待,但身为诸侯的吴王夫差却故意摆出天子的架势来接见晏子,所以晏子装出局促不安的样子。
【评分建议】意对即可。
【附:参考译文】晏子出使吴国时,吴王对行人说:“寡人听说晏婴是北方长于言辞,熟悉礼制的人。”(吴王)下令给手下导引宾客的官员说:“等晏婴晋见寡人时,命接待人员以天子尊称寡人。”第二天,(晏子有事进见吴王)行人(对晏子)说:“天子请相见。” 晏子流露出局促不安的样子。行人再次(对晏子)说:“天子请相见。” 晏子仍然局促不安。行人第三次(对晏子)说:“天子请相见。” 晏子还是局促不安,(并对行人)说:“我接受齐王的命令,出使到吴王所在的国家,因为不明事理而糊里糊涂地走进了周天子的宫廷,冒昧地请问吴王他在哪里呀?”这之后吴王(马上改口)说:“夫差请来见寡人。”(于是)以合于诸侯身份的礼仪接待晏子。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1. (5分)C、E
【解析】C.“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有误;E. 哈姆雷特“装疯卖傻”的目的分析不准确不全面,且“居然一下子骗过了……”的说法与原著有出入。
【评分建议】答对1项得2分。
22.简答题(10分)
(1)(5分)心地纯朴善良,善解人意,敢于追求,蔑视钱财,恪守传统道德。
【评分建议】心地纯朴善良,善解人意,敢于追求,蔑视权财,以上4点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3分。恪守传统道德,2分。若将“恪守传统道德”答成“珍视亲情”,1分。
(2)(5分)①贾雨村因贪酷而被革职,到盐政林如海家教黛玉读书。②京城起复参革人员,贾雨村托东家向荣国府求助。③贾母因黛玉丧母,要接黛玉去身边。④林便托贾雨村送黛玉到京。⑤贾雨村与荣国府联宗,并得林如海内兄贾政帮忙,补授应天府。
【评分建议】每个要点1分。其中①②③⑤的因果关系必须交代清楚,否则,该点不得分。
三、材料分析鉴赏题(15分)
23.(6分)生命的光彩指天性自由(或“主体精神自由”)、健康发展(或“充满生机”)、有创造力。
【评分建议】每点2分。
24.(5分)比喻、拟人、夸张。痛恨藤蔓对桃树的束缚,告诉人们僵硬而野蛮的束缚是对生命的极大摧残。
【评分建议】修辞,2分。答出其中两点,得1分;3点,得2分。痛恨的内容,1分;阐明的道理2分)。
25.(4分)合乎常识的行为恰恰会掐灭创造的种子,束缚自由的天性。
【评分建议】行为特点,2分;行为危害,2分。
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B(A项,粘贴/沾沾自喜;C项,伛偻/衣衫褴褛;D项,泄露/公开露面,读音相同)

2.(3分)A(A项,“平易近人”既指态度谦虚和蔼,使人容易接近,又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B项,“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使用对象有误。 C项,“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不合语境。D项,“春意阑珊”指春天就要过去了。阑珊:将尽,将衰。前后矛盾。)

3.(4分)尊崇传统(2分)、把理想模式建立在过去(1分)的思维方式(1分)。

4.(5分)

示例一:千年古城迎青奥,五洲健儿展雄风。

示例二:南京成功申办青奥,圣火再次点亮中华。

示例三:青奥让世界了解南京,南京让青年走进奥运。

评分建议:修辞手法,2分,内容合理,3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3分)D(见:称代副词,我。见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句。)

6.(3分)B(②记叙现状;⑥是写救济他人。)

7.(3分)C(应是“未灭”,他经营垦田,目的是以便起兵之用)

8.(1)(顾炎武)力求评定这些在当今可以施行的事,而不说拘泥于古代的虚而不实的话。

评分建议:①务:力求。(1分)②质:评定。(1分)③泥古:拘泥于古代。(1分)④空言:虚而不实的话,空话。(1分)

(2)(顾炎武)却尽力拒绝推荐来表明自己的节操,那么我还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人。

评分建议:①拒:拒绝。(1分)②节:节操。(1分)③未之闻:宾语前置。(1分)

(3)先生承受亡国的痛苦,想在天下广泛宣扬他母亲的志向。

评分建议:①负:负担、承受。(1分) ②揭:公开、宣扬。 (1分) ③于天下:状语后置句。(1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先生字宁人,后改名为炎武,学者称他亭林先生。顾炎武年少时高超不凡,有远大的志向,不与人苟且迎合,性格正直,超出世俗。和同乡归庄非常友好,一起游历复社。对于书籍没有不看的,特别注重治理世事的学问。当时国内有很多忧虑之事,他叹息天下缺少有才能的人以致国家败亡。他广泛阅读《二十一史》,有关于民生利害得失的事就随即记录下来,力求评定这些在当今可以施行的事,而不说拘泥于古代虚而不实的话。晚年更加专注于记述《六经》,而《日知录》三十卷,更加是先生终身学术研究最高境界的书,凡是经书和史书中精妙的话语全部收录在书中。

乙酉年夏天,顾炎武母亲六十岁,到常熟的郊外躲避战争,她对顾炎武说:“我虽然是一个妇道人家,然而承受朝廷的恩宠,果真国家有大的变故,我就为国而死。”给后人遗言不要侍奉二主。先生正响应昆山县令杨永言的征召,和嘉定生员吴其沆以及归庄一起起兵抗清,到吴地跟随夏文忠公,起兵之事没有能够成功,先生和归庄侥幸得以逃脱。第二年,几次参与吴胜兆的起兵,更想到海上组织抗清,因为道路阻隔,没有能够前行。

先生怀抱故国的悲伤,国土遭受清人蹂躏,每天没有一刻能够安宁。游遍沿江一带的山水,来观赏旧都周围的美景。戊戌年,又游遍北都周围的地方。一直到山海关外,来观赏大东的美景。丁巳年,第六次拜谒思陵,开始选择定居在陕西的华阴。当初先生游遍观赏四方,他对明朝忠诚的心愿并没有丢下,先生在华阴购买五十亩田地以供早晚辛勤耕种,而开垦收获的物品,另外贮藏起来,以备起兵之用。

大学士方孝感用信召见先生作为他的助手,先生说:“希望以死推辞,最下的想法是逃到世外。”方孝感听后惊恐,就停止召见他。戊午年朝廷大规模选拨人才,皇帝诏书下达,众官员争相想招致他,先生预先让在京城的众门生推辞,并且说:“刀绳都有,不要让我快速死去!”第二年朝廷大修《明史》,众官员又想推荐他,他写信给学士叶訒庵,请求一死而得以免去编修的职务。有人说:“先生认为获取好名声的人,他的心志哪里想被人知道呢?而尽力拒绝推荐来表明自己的节操,那么我还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人。”华阴的诸生请求他讲学,他也推辞了。先生拥有为世所用的谋略,却不能得到实现。尚书徐乾兄弟是先生的外甥,当他们还没有做官时,先生救济他们,等到他们富贵了,多次写信迎接先生南归,愿意把别墅给他居住,并且买田来供养他,他都没有去。

辛酉年,先生死在华阴,没有子女,死时六十九岁。他的高足吴江人潘耒收藏他遗留下来的书稿,作序并发行,又另外编辑了《亭林诗文集》十卷,而《日知录》最为广泛流传。徐尚书的长孙徐涵在广东做官,从数千里外写信给我,嘱咐我给先生写表文。我沉吟思考很久,王不庵说:“先生承受亡国的痛苦,想在天下广泛宣扬他母亲的志向,到处奔波,流离失所。怎么能够回望故乡,甘心死在外地啊?哎,实在哀痛啊!”这话,大概能够用来为先生的墓作表文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3分)

①战乱连年,山河破碎(1分);②亲人离散,生死未卜(1分);③老友分别,难以重逢(1分)。

(2)(4分)

①以静衬动(1分),“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1分)。

②寓情于景(1分),“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吹骨、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表达诗人因友人离去的孤寂伤感之情(1分)。

③虚实结合(1分),“黄牛峡静滩声转”句属虚写,写诗人想象韩十四坐船过黄牛峡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属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1分)。

④听觉与视觉相结合(1分),“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形象描绘韩十四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形;“白马江寒树影稀”则从视觉角度描绘了当时的离别之景(1分)。

评分建议:答对其中两点即可。

(3)(3分)

①“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表现了对战乱导致生灵涂炭的忧愤之情;

②“我已无家寻弟妹”表现了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

③“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表现了对因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

④“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

⑤“故乡犹恐未同归”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

评分建议:答对其中三点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1)秋天漠漠向昏黑 (2)玉盘珍羞直万钱 (3)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4)夕揽洲之宿莽 春与秋其代序 (5)如炳烛之明 (6)俯不怍于人

评分建议:每空1分,有错即不得分。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11.(5分)领起全文内容(2分),概括了黄河凝聚壮大的成长历程(1分),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奇观的惊奇与赞叹(2分)。
12.(6分)因为黄河①兼收并蓄,蔚为壮观(2分);②汇入海洋,完成使命(2分);③衔接世界,获得新生(2分)。
13.(6分)通过想象黄河流入大海惊涛拍浪、汹涌澎湃的情景和自己“侧耳细听”的细节描写(1分),照应上文(1分),与下文写黄河入海时静穆安详的景象形成强烈的对比(2分),赞美了黄河博大宽广的胸怀以及宠辱不惊的气度(2分)。
14.(6分)探究角度示例:
①百川归宗、生命有终的生存法则;②生死轮回、生生不息的生命规律;
③淡泊宁静、顺应融合的生活态度;④博大宽广、宠辱不惊的胸襟气度;
⑤乐于奉献、牺牲自我的人格操守;⑥积累凝聚、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
评分建议:只要答对两点,即可根据合理程度和论述情况酌情给分。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15.(3分)B(“让他始终无法找到并实现自己的梦”一句,原文无此意。)
16.(6分)①一个顾城足以倾城:顾城内心纯真,其自由舒展的诗性人生,令人倾倒(3分);
②回顾顾城遗留的孤城,为之倾倒:顾城所创造的童话王国和精神世界,令人倾倒(3分)。
17.(6分)
①生活在幻想中,不想长大(2分);②历经幻灭,拒绝世俗世界(2分);
③偏执自闭,自己无法跳出,别人也无法介入(2分)。
七、作文(70分)18. 参照江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10分)
19.(6分)战国之游士则不然 / 不知道之可信 / 而乐于说之易合 / 其设心注意 / 偷为一切之计而已 / 故论诈之便而讳其败 / 言战之善而蔽其患。(每处1分,共6分)
20.(2分)①张仪 ②苏秦
21.(2分)战国游士的“诈”只会导致亡身(1分)灭国(1分)的结果。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战国的游士却不是这样。不知道道义才值得信奉,却喜欢游说献计,促使诸侯国易于联合,他们集中精力用心关注的,我私下认为只是些权宜之计罢了。所以(游士们)只高谈欺诈计谋的便利,却讳言它的危害,谈论战争的好处,却隐瞒战争的害处。那些相随听从游士计谋的诸侯国,没有谁没有得到好处,可也承受不了那些计谋带来的害处;没有谁没有得到利益,可也承受不了那些计谋带来的损失。最终商鞅、吴起这些人,因为使用欺诈的计谋,导致自己被杀,诸侯以及秦国重用他们,也导致了国家的灭亡。欺诈的计谋是世间大祸已很明白,可是世俗中的人还没有醒悟啊。
二、(15分)
22.(5分)B E(B项,赞美的是老人战胜自我、超越极限和乐观自信、永不放弃的顽强的生命意志。E项,不是“直接具体”,而是“简洁”。)评分建议:答对一个得2分,答对两个得5分。
23.(5分)①王允 ②董卓 ③貂蝉 ④吕布 评分建议:答对一个得1分,答对四个得5分。
24.(5分)
示例一:秦可卿逝世,王熙凤被请去协助管理宁国府,铁槛寺老尼净虚为了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答应给熙凤三千两银子;王熙凤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便通过关节暗地使长安节度使云光逼婚,逼得张家的女儿和某守备之子双双自尽,害死两条人命。
示例二:王熙凤知道贾琏与尤二姐的私情后,乘贾琏外出办事,亲自把尤二姐接到大观园,在贾府极尽其能表现出贤良的样子,又暗地借刀杀人,让仆人善姐虐待、羞辱尤二姐,利用秋桐折磨尤二姐,逼得尤二姐最后只好吞金自杀。
三、(15分)
25.(6分,每点2分)
①缩短了信息发布和接受的时间,节约了资源。 ②提供了新颖的交流平台,便于及时掌握各种真实的信息。
③提供了商机,造就了企业巨人。
26.(4分,每点1分)
①对真实世界的市场经济造成一定的冲击。 ②对个人隐私保护不力。
③涉及色情、暴力、歧视和虚假的内容,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④成为恐怖主义制造恐怖事件的工具。
27.(5分)
①城市给人们带来了高品质的生活,但也会滋生一些罪恶(2分)。
②形象说明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时,也不可避免有负面的影响(3分)。
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参考答案
1.B(A项薄命/薄暮冥冥 ;C项,炮烙/络绎不绝;D项,刹那/名山古刹,读音相同) 2.D(A项,搭配不当,“如何加强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和全国性的节水行动”。B项,成分残缺,可以删掉“使得”和“引发了”。C项,结构混乱。)
3.(1)急于求成,遮掩实力不足;(2)一味追求经济效益;(3)难以超越短篇创作高峰。
4.第一句示例:青春是一只纸纸鸢,却始终有飘零的一天。
示例二:青春是一场舞剧,却终有落幕的一天。
第二句示例:青春是滚在叶上的晨露,艳阳高照时已悄然褪去。
示例二:青春是灿然于天的流星,虽然美丽却瞬间逝去。
5.D(权:权衡)
6.B((1)是预料经略杨镐必败(3)是辽东熊廷弼的御侮之策(6)是作者对光启所上万全之策的评价)
7.C(“始终都没能实施”,这一说法有悖事实。遵化失守后,正是因为实施了徐光启的防守策略,战事才得以平息。)
8.(1)所以读他文章的人,(如果)不深入思考到五六层的意思,仓促间(是)不容易理解的。(文意通顺1分,指,同“旨”1分,猝,仓促,突然。1分)
(2)但绝不能把没有训练的士兵,轻率地布防在城外,致使(军队)丧失了锐气,使(城池)防守单薄。(文意通顺1分,第,但是。1分浪;:轻率,鲁莽,冒失。1分寒:使……单薄。1分)
(3)使国家富裕,一定要依靠农业;使国家强大,一定要依靠训练有素的军队。(文意通顺1分。富:使……富裕,强:使……强大。1分;本业:农业,根本的产业。1分)
9.(1)借代,(1分)寄寓了六朝兴废、自然永恒的感慨。(2分)
(2)颔联写生机永恒的自然景色和生死更迭的尘世生活情境。(2分)颈联写阴晴变幻、朦胧明丽的自然美景。(2分)
(3)对隐逸古人的缅怀仰慕之情(1分),厌倦官场、纵情山水的逍遥之念。(1分),无法像范蠡那样泛舟五湖的惆怅之情(1分)。
10.(1)萧鼓追随春社近 (2)觥筹交错 (3)匪我愆期 将子无怒 (4)一樽还酹江月 (5)官盛则近谀 (6)海纳百川 无欲则刚
1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三角琴的破旧和沉默(2分),设置悬念,为下文写“我”取琴和父亲讲述琴的故事做铺垫(2分),同时营造了哀伤、凄清的氛围,奠定小说的感情基调(2分)。
12.小说用到叙手法写拉狄焦夫(1分),先写他是一个杀人犯却不凶恶,而且爱好音乐,再写他忘情歌唱,坚定护琴、,放弃抵抗与哭诉,最后交待他杀人获刑背后一个凄美残酷的爱情故事(2分),这样写使小说情节曲折,有波澜,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2分)
13.(1)爱和恨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爱安娜,却因安娜没有嫁给他,爱深成仇,把她砍死在婚礼上。
(2)争与忍的矛盾冲突(反抗与顺从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砍死安娜,却不上诉要求减刑;他为了三角琴怒吼要杀人,却又放弃了抵抗。
(3)灵与肉的矛盾冲突。拉狄焦夫为人和善,本质善良,但做事容易失去理智,行为冲动、鲁莽。(每点2分)14.(1)哑了的三角琴“暗指拉狄焦夫永远闭口,不能自由歌唱的苦痛和绝望。(2)象征拉狄焦夫因失去美好的爱情,自由幸福生活理想的破灭。(3)表达了父亲对母亲无尽的哀思和因没有践行对拉狄焦夫的诺言而深怀歉意。(每点2分)15.B(林冲遭人陷害并非因为他”精细过人“”聪明反被聪明误“,文中无此意)16.(1)本文作者认为施耐庵爱护林冲的高洁品行,不让他的精神受侮辱。(2分)(2)本文作者赞叹林冲的为人行事,感慨林冲的不幸命运。(2分)(3)金圣叹的话既充分肯定了林冲的品行,也表达了对其成就事业但也会遭遇磨难的忧虑,总领全文,是本文作者观点的依据。(2分)17.林冲的悲哀:林冲品行高洁,才能出众,却进退两难,无路选择。(3分) 大宋的悲哀:大宋社会是个是个非正常社会,逼迫正常人泯灭人性。(3分)